郑永年

对话郑永年:中国有能力塑造自己的国际环境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3日落下帷幕。这场会议擘画了“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为下一个五年指明了方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5年前曾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在10月19日晚新闻联播中,郑

拜登 环境 劳动分工 巴以冲突 郑永年 2025-10-27 19:22  1

郑永年:未来的世界终究是“一个世界、一个体系”

当前,国际秩序正经历剧烈演变,呈现外部战争与内部革命交织的复杂局面。本文深刻剖析了全球冲突频发、秩序解体的现状,并指出国际秩序的重塑关键在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与建构者价值观三大要素。作者对比了欧美基于“两分法”价值观的秩序模式与中国倡导的“和而不同”“人类命运

台湾问题 郑永年 世界秩序 邪恶轴心 民主和平论 2025-09-28 22:15  3

林铠钊:西方话语围猎下,中国叙事如何破局?

在我国成功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后,国际舆论场再次引起轩然大波。美西方主流媒体无视中国阅兵的和平内涵,炮制出一系列歪曲性报道与言论,充斥着冷战思维与意识形态偏见。近年来,“战略威胁”“对抗性宣言”等耸人听闻的称呼,将我国

话语 外交 全球治理 郑永年 普世价值 2025-09-25 12:37  2

《人民日报》对话郑永年|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蕴含着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国际关系研究既属

人民日报 自主 ipp 国际关系 郑永年 2025-09-22 19:16  6

《南华早报》|对话郑永年:中国为何必须超越西方以构建更先进的人工智能?

当前,围绕“中国故事”的种种阐释,仍常见套用西方概念与命题的现象。AI时代,数据与算法正加速影响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若不能抢先以自己的知识和话语体系阐释历史经验与现实治理,就可能被他国设定叙事,甚至在价值判断上被牵着走。问题是:应以何种思维、什么框架来认识并描述

人工智能 智库 ipp 郑永年 南华早报 2025-09-15 21:16  4

观点集锦|郑永年:如何避免成为现代“空壳人”

在人工智能重塑世界的浪潮中,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存在主义危机:技术解放了体力与脑力,却也可能将人掏空为“无魂的躯壳”。正如郑永年教授近期在文章中警示,家庭功能瓦解、教育沦为工具、组织将人数据化等问题的出现,正使当代社会批量生产着外表忙碌而内在空洞的"空壳人"。

观点 ipp 郑永年 钱凯 江骥 2025-09-07 20:16  6